教有所思|胡文霞:我的从教之路
01-15 08:51 阅读 355
题记:教育是一场爱与被爱的双向奔赴。爱是什么?爱是责任,因为这种责任,我们对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;因为这种责任,我们执着坚守教育事业!
我的从教之路
文/胡文霞
我没有轰轰烈烈的大事,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,从教23年,我的教育故事如同浩瀚天空中的星星,很微渺,随着时间的流逝,渐渐遗落在茫茫星河之中。二十年,这些星星一次次被我擦亮,越来越亮,成为一道道光,照亮赶路的孩子!
2001年9月,潢川师范毕业,我回到了母校一一一卡房学校工作。卡房素有新县小西藏之称,山高路远,交通闭塞,教楼破旧,操场也是坑洼不平……但那些丝毫不影响我当教师的热情。因为那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,我当初的老师们将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了我们大山里的孩子!默默无闻的胡铭运老师,扎根卡房教育一辈子!胡老师教我小学数学,对待学生和蔼可亲,孜孜不倦。在90年代初期,卡房深山区师资力量十分薄弱,除了教数学之外,胡老师还担任体育、美术教学兼班主任工作。学校没有食堂,他步行上下班,每天6个来回,风里来雨里去,日复一日,年复一年!那时候,我们都很穷,为节省买作业本的钱,胡老师总是把交上去的作业本,又发给我们自己手中,让我们在本子的背面打演草。课余时间,我们经常围坐在他身边,听他讲穆桂英挂帅、讲薛仁贵出生的传奇故事。他讲的绘声绘色,我们听的是津津有味,那画面至今浮现在眼前!久而久之,我们爱上了听故事!就这样,披心戴月,默默无闻地在卡房一线教育岗位上,他坚守了大半辈子,直至退休后才回家安度晚年!
王辉老师他那一手漂亮的粉笔字,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给我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。也就在那时,我萌生了想当个语文老师的愿望!从那以后,我也学着他的样子认认真真读好书,写好字,一直坚持到现在!
循循善诱的李新民老师说我是学习的好苗子,鼓励我加入校园文学社团,他指导我写的习作发表在校刊上,点燃了我对阅读和习作的兴趣!从此以后,我的作文经常被当作范文在全班展览,我越来越自信阳光,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……老师们的爱让我看到光,追逐光,成为光,也在我心中播下了种子:长大后,我也要像他们一样当个好老师!
初为人师,我担心,害怕,紧张,走进教室,一双双纯真、求知若渴的眼睛,全是崇拜和敬畏,那一刻,我沦陷了!每天,我激情满满地投入其中,白天教学,晚上查寝陪寝,和山里娃打成一片。学生病了,我带医院就诊;贫困生丽没有文具,我买好送给她;刮风下雨下大雪,我护送偏远的娃回家……连续两年,所任班集体成绩优秀,获得领导和乡亲们的好评!
2003年7月,我来到新星小学工作!新星小学有一批特殊学生——寄宿生,他们来自全县各个乡镇,家长大多出国务工,跟着爷奶或亲戚生活。孩子们纯真、善良,可由于他们父母长期不在身边,身上也有不少问题:学习底子薄,生活习惯差,自理能力弱,有的性格孤僻,有的脾气暴躁,还有的总爱惹是生非。住校,既要适应学习环境,更要适应寄宿生活,挑战极大。第一次担任寄宿班班主任,对我也是一个巨大挑战。刚开学,我就遇到了难题:想家的孩子哭闹,装病,想逃跑……一个孩子这么干,许多孩子跟着闹。最开始我只能安抚,但很快我明白了,要让学生以校为家,就要想方设法让孩子动起来、乐起来。下班后,我带着他们到操场活动,做游戏,给他们讲故事,日复一日孩子们慢慢地适应并喜欢上了住校的日子!
张同学母亲去世,父亲常年在外务工,情绪低落,性格孤僻,从不与人交流,即便是他爸爸打电话来,他都不愿多说一句。看着油盐不进、完全封闭、一天天低沉的孩子,我很着急,每天都默默地关注着他,看有什么能引起他的注意!终于有一天,我看到另一个孩子收到父母托人带来的生日礼物时,我看到了他羡慕的眼神。机会来了,半个月后,在他过生日那天,我提前订好蛋糕,又组织几个比较活跃、性格开朗的同学准备了礼物和节目。在他生日那天,我组织班会课,捧出生日蛋糕,让全班同学给他唱生日歌、送生日祝福。他惊喜、感动的表情,我知道他的心结打开了!从那以后,他有什么要求和想法都会主动跟我说。之后的日子,他有了几个好朋友,笑容也多了,父亲的电话也愿意接了,学习也有了劲头。
作为班主任,仅仅记住孩子的生日是不够的。一到冬天,有些娃习惯性感冒,有的爱冻耳朵、冻手。我每天指导他们怎么穿衣服,出门怎么防冻,怎么预防感冒。每年冬天,我都早早准备好几种冻疮膏,看到了孩子们的手和耳朵有冻疮前兆,就及时帮他们涂抹,就这样坚持一两年,孩子们的冻疮很少复发。在作文中,孩子们这样写:“最近,经常听到老师说‘天气冷了,你们多穿点衣服。’‘吃饭时不能挑食,要多吃点,身体才会会结实!’……虽然老师有点唠叨,但是为咱们好!”看到孩子们的心里话,我倍感欣慰,孩子们长大了,懂事了!当班主任让我体会到:只要捧着一颗爱心,任何复杂的工作都会变得简单!
我用点点滴滴去温暖他们,冬至,我们一起包饺子;周末时,我们一起看电影;新年来临时,我们一起参加元旦晚会。我和孩子们一起参加“鸡蛋变凤凰”“你做鬼脸我不笑”等各种各样的游戏、活动,锻炼了孩子的能力,孩子们乐翻了天,也让我们的心紧紧连在一起!
为激发学生写作兴趣,我组织作文竞赛,把优秀习作装订成集,孩子们逐渐爱上了写作文!20年过去了,我的书柜依然保存着孩子们当年的作品集,尽管纸张已泛黄,但那些青春年华的记忆永不褪色!
多年寄宿班班主任经历,回报给我的是职业生涯的自信和底气!在我身边,还有很多老师们牺牲休息时间,用责任与担当,用温柔与善良,用爱心与耐心,撑起了新县留守孩子心中的那片蓝天。
初心不忘,方能砥砺前行,人到中年,更懂得担当和回报的意义。2018年8月,我回家乡——卡房支教!
我的班里共28人,有父母离异的强同学,有爱逃学的芳同学,有自闭的胜同学……看着他们孤独无助的眼神,我深深地明白:他们最缺的是爱呀!通过每周的家访,孩子们爱聊天了;组织各种有趣的比赛,孩子们爱笑了;利用多媒体教学,孩子们爱上了学习, 在爱的陪伴下,一切都在悄悄改变!
陈同学调皮好动,作业拖拖拉拉,学习成绩很不理想。不是上课调皮捣蛋,就是下课惹是生非。家长告诉我:“不用管他,也不指望他考学!”每每为此事苦恼时,我想起了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话:“你的教鞭下有瓦特,你的冷眼里有牛顿,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”。于是,我冷静下来,课余时间常找他聊天,玩游戏,慢慢的他开始信任我了,课堂也安分了很多。我和他约定,如果连续坚持一个月文明守纪,按时完成作业,他会得到自由选同桌的权利。半年来,他真的做到了!元旦那天,我收到了他亲手制作的贺卡,一行歪歪斜斜的字映入眼帘:“老师,您为教导我,辛苦了!谢谢你!”我捧着贺卡,激动的心久久不能平静。我很庆幸没有放弃他!对待孩子,只要我们多一些耐心,多一份责任心,多一束赏识的目光,何愁花不开?
师者如光,微以致远!时光飞逝,两年支教结束,在离开学校的前一天,我和孩子们合影留念。他们围在我身边各种摆拍,笑的那样烂漫。那个曾经自闭的孩子,悄悄地递给我一捧野花,和我拥抱!那一刻,我的眼眶湿润了,原来爱是可以传递的,我带着爱遇见孩子们,孩子们却以更多的爱回报我。孩子们的笑脸化作幸福的花朵,在我的心田芳香四溢!
20多年来,新星小学教学楼前的梧桐由亭亭玉立到凌云参天,孩子们一茬茬地走一茬茬地来,我的青春流淌进校园的草木中,也流淌进岁月的长河里。校园融入了我热辣滚烫,我也享受着校园的充实忙碌!
胡文霞,女,本科学历,新星小学语文教师,中小学一级教师,省级语文骨干教师,市作协会员,热爱读书和书法,文字作品曾在《今日新县》刊登,教学札记被《新县教研通讯》转载,撰写的论文被CN刊物选登!
教育格言:教育没有捷径,唯有用心!要想成为孩子真正的教育者,要把心先给他们!